top of page

【要防疫,首先要知道的事】

由於COVID-19疫情延燒,大家不得不重視個人防疫! 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防疫物資當然要先準備好(不是指泡麵啦)。市面上有許多不同類型的抗菌消毒產品,而網路上其實也可以查到許多相關的資料,不過也有很多誤導人的資訊,需要大家注意一下。

 

1. 70%-75%酒精:殺菌消毒效果好,噴霧的方式可以用在手上或是環境局部區域,例如門把之類的。若能用擦拭的方式效果最好,例如含酒精的溼紙巾,缺點是擦不到的地方就無法消毒殺菌。千萬不要噴在空氣中,之前就有一個案例是有人利用手動加壓噴霧器在車內噴灑酒精,結果一下子就引爆了,主要原因應該就是酒精快速揮發形成酒精蒸氣,然後接觸到靜電而直接爆炸,非常可怕。酒精也有不適合使用的地方,例如,孕婦吸入酒精可能造成胎兒神經發育影響、對酒精過敏的肌膚、壓克力製品龜裂或皮革褪色等問題。曾經還有些不肖商人用異丙醇充當酒精販賣,因為異丙醇毒性較強,若買到這樣的假酒精,真的是會一直默默的被傷害都還不知道。

 

2. 次氯酸鈉:俗稱漂白水,其pH值偏鹼,高濃度漂白水接觸皮膚會有滑滑的感覺,而且會聞到強烈刺鼻的氯氣的味道。由於次氯酸納溶在水中會解離成次氯酸與氫氧化鈉,次氯酸是強氧化劑,也是用來消毒殺菌最主要的成分,而氫氧化鈉則是造成漂白水偏鹼性的原因。雖然漂白水使用都會經過稀釋,對於皮膚刺激性會減緩許多,消毒殺菌時間因此延長超過一分鐘以上,消毒能力大打折扣。看起來漂白水好像對於個人防疫沒有很適合,不過因為漂白水很便宜,所以用來做環境消毒還是很經濟實惠,像是游泳池或自來水公司都會將次氯酸納加在水中進行消毒,所以大家也都天天在接觸漂白水啦!

 

3. 次氯酸水:這個跟漂白水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差在鈉離子,兩者都是強氧化劑。不過次氯酸偏向弱酸或中性,使用起來較安全,且殺菌作用比酒精更有效。早期在醫療應用上,常常拿來消毒醫療設備或病人傷口消毒,加速傷口癒合,只要在適當的濃度與pH值使用,就可以達到不傷人體且達到殺菌作用,也可用於細菌感染引起的濕疹、異味性皮膚炎進行殺菌,輔助皮膚修復。目前市售的次氯酸水有不同的濃度或是用簡易的電解食鹽設備來製造次氯酸水純度很低,也不建議買高濃度的次氯酸水自行稀釋,因為我們日常使用的水含有較多的雜質,容易使次氯酸與雜質作用而降低殺菌功能。次氯酸水保存需避光和高溫,才能有效避免濃度衰減的問題。

 

4. 二氧化氯:二氧化氯是一種人工製造出來的氣體,通常可以透過一些方法製作成錠,當投入水中後會形成亞氯酸根離子,對細菌、病毒與黴菌的細胞壁有較強的吸附和穿透能力,能抑制蛋白質合成,達到抑菌、殺菌效果。在空氣中,日光馬上將二氧化氯分解為氯氣及氧氣,而在水中,二氧化氯很快形成亞氯酸鹽。吸入含有二氧化氯的空氣可能會造成鼻子、喉嚨及肺部的刺激。飲入大量亞氯酸鹽可能造成嘴巴、食道或是胃部的刺激。二氧化氯通常只適合用在大面積的環境消毒,目前疫情常見的道路消毒大部分都是使用二氧化氯來作為環境消毒。雖然二氧化氯可以很容易被分解,但是最好不要在有人的時候進行噴灑。

 

5. 臭氧(活性氧):活性氧的高氧化性也使它具有滅菌的功能,若使之瀰漫於密閉空間內,能殺死所有病菌,臭氧機的滅菌原理是:利用高氧化性的特性直接氧化細胞體如病毒、細菌,使細胞膜、細胞壁破裂,進一步破壞細胞核裡面的 DNA或 RNA,達到消毒殺菌的效果,活性氧的殺菌力為氯的3000倍,可在數秒至數分鐘之間殺滅病原微生物,是已知消毒劑中速度最快的一種。在室內使用活性氧消毒殺菌的優點為快速、無死角,但是必須控制活性氧的濃度,如果讓人產生暈眩噁心的感覺就要趕快降低活性氧濃度,適合的濃度不僅可以淨化空氣,還可以去除空氣中的細菌、病毒,達到防疫的效果。

 

這麼多種消毒殺菌的工具該什麼時候使用,又如何使用呢?簡單來說:

  1. 酒精可以放在小型噴霧罐中隨身攜帶,但是酒精盡量不要在氣溫較高或空間密閉(如車內)的情況下使用,也要注意某些物品 (壓克力製品、皮革或傢俱等) 不能接觸酒精,以免損壞。

  2. 次氯酸水也可以進行噴霧消毒,也可以在空氣中噴灑。若次氯酸水量足夠,還可以對環境做較大範圍的噴灑 (通常在室內),因為不是揮發性有機溶液,因此相對安全。

  3. 環境消毒使用漂白水或二氧化氯最實惠,但是應該要稀釋使用,若使用於室內的話,盡量打開窗戶使其通風或人員閃避。

  4. 在室內的活動空間就很適合安裝活氧機,因為室內無法持續大量噴灑液體性消毒水,所以由飛沫傳染的病毒或細菌在講話的過程中就會飄逸在空氣中。此時,活氧就可以在數秒內殺死漂浮的細菌病毒,有效阻止疾病傳播。

bottom of page